現在位置: | 首頁 / 教育目標 |
教育目標
尊重的校園:兒童主體--溫暖支持的校園文化。
學習的校園:激勵教師專業、強化語文學習(閱讀、英語、客語)、
提升基礎學力(教學正常化、課後輔導、補助教學)。
活力的校園:實施適性教育、開展多元藝能
(書法、直笛、陶藝、躲避球、熱歌勁舞、桌球、客家歌謠)。
未來展望
全人教育:注重五育均衡發展,達成好品格、好學力、好體力教育目標。
創意學園:融入學校特色與地方資源,結合人文生態鄉土、善用資訊媒體科技,
營造優質的學習情境,發展創新的教學課程。
永續發展:開放經營理念,行銷學校特色,紮根綠色學校,打造永續校園。
景山國小入口意象--四大願景
責任:與人共事負責,大小高低不同的陶藝作品,代表大手攜小手,
父母牽著孩子的手、老師牽著學生的手,高年級學長姐牽著低年級學弟妹的手,
大家彼此扶持,實踐合作、互助、負責的態度。
感恩:與人共享要感恩,圖形的造形代表做事要圓融圓滿,做人要感恩與惜福。
而內柔外剛表示剛柔並濟,學生應養成不畏艱難、高AQ的態度。
關懷:與人相交要關懷,柴燒藝品所呈現溫和紅潤與厚實的顏色,
代表人與人互動的溫度,彼此表達愛與關懷。
敏覺:入口意象以「六」個陶藝作品代表開發學生多元智能,全面發展潛能,
猶如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習得「禮樂射御書數」六藝技能,其代表學生的基本能力。